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。4月21日,我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楼国红走进环境工程与社会体育专业2024级课堂,聚焦“教育强则国家强--加快建设教育强国”,以体系化的理论框架、生动化的叙事方式、前沿性的热点剖析,为学子呈现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教学温度的思政课堂。
楼校长以杭州近年来崛起的六家科技创新企业(“杭州六小龙”)为例,剖析其从初创团队到行业标杆的成长路径。他指出,“六小龙”的突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,更得益于国家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长期布局。“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土壤,人才是驱动发展的引擎。高校作为育才沃土和创新策源地,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。”
楼国红结合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系统解读了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方向。教育强国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,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、人才竞争力、科技支撑力、民生保障力、社会协同力、国际影响力。他强调,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,高校需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构建“学科—产业—创新”联动机制,助力学生成长为“敢闯会创”的应用型人才。通过案例视频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生动展现了我国重大科技工程背后的教育支撑力量。
课程最后,楼国红勉励学生:“青年一代既是教育强国的受益者,更是建设者。要锚定国家需求,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伟业,以真才实学服务社会,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。”